在第十六个联合国中文日和第六个国际中文日来临之际,燕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欧洲学院)组织国际学生“穿越”山海关,前往“闲庭·山海关中国书法艺术馆”和“闲庭·山海关书法文化空间”参加2025国际中文日活动,沉浸式解锁中国文化密码。燕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欧洲学院)院长张文莉,秦皇岛市文联副主席、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乔海光出席活动。


在乔海光的引导下,国际学生们在闲庭·山海关中国书法艺术馆移步换景,穿越时空,依次参观了尚古砖廊、展览长廊、尚古堂和四进院落。从匾额和楹联到庭院砖瓦,从浙江书法耆宿沈定庵先生的墨迹到当代书法名家郭子绪、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的经典之作,同学们欣赏了不同载体上的书法文化,理解了历代书画珍品中展现的中华艺术传承与创新。在四进院落中,同学们在规整的院落和书画意境中感受明清至民国百余位书法家的扇面精品,体会古代文人“以艺会友”“吟风赏月”的高雅情怀。




在闲庭·山海关书法文化空间“弄墨坊”体验馆,国际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了书法、茶艺、制砖、篆刻等中华传统文化。他们从“天下第一关”的横竖撇捺间领悟中国书法的力道与神韵;他们通过温杯、投茶、注水等步骤,品味中国茶道的宁静与雅致;他们在制砖体验区,亲触摸带有铭文的长城砖模具,感受传统工艺的匠心传承;他们在篆刻台前,专注刻刀与印石的碰撞,在方寸之间体会“金石永寿”的艺术魅力。




活动结束后,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国际学生夏冰说:“以前我只知道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但像今天这样亲自体验还是第一次。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我会把今天的所见所闻讲给我的朋友们听,邀请他们也来山海关古城感受这奇妙的中国文化。”
闲庭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京津冀书法教育基地,不仅是燕山大学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场所,更是双方携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展望未来,燕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欧洲学院)与秦皇岛闲庭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整合资源,发挥燕山大学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优势,以及闲庭书法文化空间的特色平台优势,精心打造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为国际学生搭建起更多接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拓宽他们感知中国文化魅力的渠道,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书写文化交流互鉴的崭新篇章。